阅读量:854 img
传统硅橡胶生产依赖石油提炼的金属硅和甲醇,碳排放占全生命周期的65%。而生物基硅橡胶通过稻壳灰提取二氧化硅,结合甘蔗基甲醇合成硅氧烷,每吨产品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吨。中科院团队研发的“低温催化裂解”工艺,将稻壳中硅含量提取效率提升至92%,较国外同类技术高18个百分点。
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表示:“该项目已与巴西甘蔗种植园、东南亚稻壳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构建‘农业废弃物-生物基硅材料-高端制品’的闭环产业链。”据测算,生物基路线可使硅橡胶生产成本降至18,000元/吨,较石油基产品低22%,且原料价格波动风险降低40%。
生物基硅橡胶的规模化生产,正在引发全球有机硅市场的深刻变革。欧盟《新材料产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要求,2028年前建筑拆除硅酮胶强制回收率达60%,而生物基材料可完美适配循环经济需求。广州试点“以旧换新”回收体系显示,再生硅橡胶性能达原生料95%,但成本仅为其60%。
国内市场方面,生物基硅橡胶已率先在医疗、电子领域实现突破。东岳集团开发的生物基导热硅脂,散热效率较传统产品提升30%,成功进入华为5G基站供应链;新安股份的生物基光学级硅胶,透光率达99.8%,已通过台积电半导体封装认证。
2025年欧盟对中国光伏胶产品发起的“碳足迹追溯”调查,揭示了国际市场对低碳材料的迫切需求。根据欧盟新规,2026年起进口有机硅产品需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证书,否则将被征收15%的“绿色关税”。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加速布局生物基路线:
行业分析师指出,生物基硅橡胶的普及将重塑全球有机硅竞争版图。预计到2028年,中国生物基硅材料产能将占全球总量的60%,推动行业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碳足迹”双维度竞争。而随着《医用有机硅市场准入全景图》预测的“2028年三类证审批效率提升90%”,生物基材料在医疗领域的渗透率有望突破50%,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