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欧盟碳足迹调查引发行业震荡,中国有机硅企业加速布局全球合规体系

欧盟碳足迹调查引发行业震荡,中国有机硅企业加速布局全球合规体系

阅读量:812 img

2025年10月29日,布鲁塞尔/上海——今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对中国光伏胶产品的“碳足迹追溯”调查,要求企业提供从原料开采、生产到运输的全链条碳排放数据。此次调查涉及合盛硅业、东岳集团等12家头部企业,若未通过认证,产品将被加征最高30%的碳关税。

行业震荡:合规成本激增倒逼转型
据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细则,有机硅产品需在2026年前完成碳足迹核算并纳入欧盟数据库。某咨询机构测算,单家企业合规成本将增加2000万-5000万元/年。合盛硅业供应链负责人透露:“我们已在巴西布局甘蔗基甲醇项目,通过生物质能替代煤炭发电,预计2026年单位产品碳排放可降低至欧盟标准以下。”

企业应对:全产业链绿色升级
面对压力,国内企业纷纷启动“零碳工厂”建设。东岳集团投资12亿元改造流化床反应器,使单体装置能耗较行业均值低23%;回天新材在宜城基地试点“光伏+储能”微电网,实现生产用电100%绿电覆盖。此外,中研普华“碳足迹认证加速器”已助力17家企业通过TÜV莱茵认证,认证周期缩短至3个月。

全球博弈:技术标准争夺白热化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此次调查被业内视为“技术壁垒升级”。德国瓦克化学近期提交的“分子设计封锁术”专利,试图通过硅氧烷结构专利限制中国产品出口。对此,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启动“反封锁”计划,联合20所高校组建攻关联盟,重点突破液态硅胶(LSR)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壁垒。数据显示,2025年医疗级LSR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从5%提升至28%,进口依赖度降至30%以下。

未来趋势:绿色定义行业话语权
专家分析,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有机硅行业将进入“绿色技术+场景定义”双轮驱动时代。预计到2028年,全球生物基有机硅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而具备全产业链碳管理能力的企业将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江西省工信厅副厅长谢志锋表示:“我们将支持永修建设国家级绿色材料创新中心,推动中国从有机硅大国向强国跃升。”


为您推荐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