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欧盟碳足迹追溯新规引发中国光伏胶产业变革

欧盟碳足迹追溯新规引发中国光伏胶产业变革

阅读量:923 img

中国江苏,2025年7月22日——欧盟《清洁能源产品碳足迹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首周,中国光伏胶企业遭遇史上最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根据新规,出口至欧盟的光伏组件必须提供从硅矿开采到终端安装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证书,违规企业将面临产品扣押与高额罚款。

企业紧急应对绿色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光伏胶生产基地,江苏斯尔邦石化第一时间启动碳管理升级项目。企业投资1.2亿元建设的碳足迹追踪系统,可实时采集1200个生产节点的能耗数据,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公司总经理张伟表示:“我们已获得SGS颁发的全球首张光伏胶碳足迹证书,虽然单证成本增加8%,但订单量反而增长25%。”

技术创新降低排放强度

为满足欧盟标准,行业掀起绿色工艺革命。回天新材开发的低温固化技术,使光伏胶生产温度从150℃降至80℃,单吨产品碳排放减少1.2吨;东岳集团采用氯甲烷法替代传统金属硅冶炼工艺,能耗降低34%。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胶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较2024年下降19%,提前三年达到欧盟2028年准入门槛。

标准博弈暗流涌动

面对欧盟单方面制定的规则,中国有机硅工业协会正联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构建“东方碳足迹”评价体系。该体系将纳入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交易机制,允许企业通过购买绿电、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排放。协会副秘书长陈琳指出:“我们既要适应国际规则,更要建立符合中国产业实际的标准话语权。”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新规倒逼下,中国光伏企业加速海外布局。隆基绿能在越南建设的硅橡胶生产基地,采用当地水电作为能源,产品碳足迹较国内降低40%;通威股份则与澳大利亚锂矿企业合作,开发零碳硅料生产技术。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建堂分析:“绿色壁垒正在重塑全球价值链,具备低碳技术储备的企业将赢得未来十年竞争主动权。”

市场数据:2025年1-8月,中国光伏胶出口额同比增长22%,但出口企业数量从127家锐减至68家,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为您推荐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