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有机硅行业迎来周期性反弹:价格飙升超40%背后的供需博弈

有机硅行业迎来周期性反弹:价格飙升超40%背后的供需博弈

阅读量:904 img

2025年9月,国内有机硅市场掀起新一轮涨价潮。据行业监测平台数据显示,自8月底以来,山东地区DMC(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价格从16000元/吨攀升至22800元/吨,涨幅超过42.5%,创下近三年单月最大涨幅。这一波动不仅打破了行业长期低迷的格局,更引发资本市场对有机硅板块的重新估值,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单日涨幅超10%。


供需失衡:海外产能退出与国内需求爆发

本轮涨价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全球供需结构的剧变。2025年7月,全球有机硅巨头陶氏化学宣布,将于2026年起逐步关停英国硅氧烷生产基地,涉及14.5万吨DMC年产能。这一决策直接导致欧洲市场供应缺口扩大,叠加法国埃肯、德国瓦克等企业因公共卫生事件降负运行,海外有机硅中间体开工率不足60%,大量订单转向中国。

需求端则呈现“多点爆发”态势。传统领域中,建筑行业受益于城中村改造政策,2025年全国计划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带动建筑密封胶需求同比增长25%;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扩张,单台电动车有机硅材料用量较燃油车提升40%,推动高温胶、硅油等产品需求激增。新兴赛道方面,光伏胶膜、5G基站散热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成为新增长极,预计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成本支撑:上游原料价格坚挺

有机硅价格上行亦得到成本端有力支撑。作为主要原料的金属硅,其价格自2025年二季度以来累计上涨18%,主因云南、四川等主产区因电力供应紧张限产,叠加多晶硅行业需求回暖。同时,甲醇、氯甲烷等辅助材料价格同步上扬,进一步压缩单体企业利润空间。据测算,当前DMC生产成本已攀升至19000元/吨,行业平均毛利率恢复至15%左右,较年初提升8个百分点。

企业动态: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并行

面对市场回暖,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合盛硅业凭借“矿石-单体-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在鄯善工业园启动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兴发集团联合万华化学在湖北投资54亿元建设兴华硅材料基地,重点研发电子级硅烷、导热灌封胶等高端产品;东岳硅材则通过科创板参股公司未来材料,强化在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

技术层面,单组份有机硅产品成为创新焦点。瓦克化学推出的LUMISIL®1K UV系列紫外固化胶,解决了传统双组份产品混合不均的痛点,在车载显示屏封装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国内企业奋为新材料研发的MS胶无锡化助剂,将建筑密封胶施工效率提升30%,已应用于国家速滑馆等重点项目。

行业展望: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尽管当前市场景气度回升,但业内对长期走势保持谨慎。中信证券分析指出,2025-2027年国内计划新增有机硅产能超100万吨,若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行业可能重蹈2020年价格暴跌覆辙。建议企业聚焦高毛利深加工领域,如硅碳负极材料、光伏胶膜等,同时通过海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

截至9月10日,DMC市场报价维持在22500-23000元/吨区间,下游采购以刚需为主。随着陶氏化学产能退出进入倒计时,四季度有机硅市场或延续紧平衡态势,价格中枢有望上移至25000元/吨。


为您推荐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